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國家太空中心-企業經營與價值創造

6/25在國家太空中心講授"企業經營與價值創造",內容為二十一世紀創新人員應有的核心能力、擴展研發創新視野與思考突破方法與技巧、創新設計思考方法:包含定義創新機會階段(Define)、分析創新機會階段(Dissect)、開發創新概念階段(Development)、設計創新方案階段(Design)、啟動創新方案階段(Debut)等,而參加的同仁大部份學歷都非常高,因此互動中問題非常多,也非常棒,大家都收穫滿滿。



花小錢大創新

1. 成長源自創新。這裡所說的成長,是真正的成長.創新是公司成長的動力,一旦創新枯竭,成長也就到了盡頭。
2. 為大幅提升創新收益,公司必須體認:創新的產出(新的流程、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和創新投入(金錢與人才)之間並非絕對相關
3. 公司內對創新的最大障礙。結果排名第一的是「過度著眼於短期效果」,接下來是「缺乏時間與資源」
4.五大比率提升創新效率: 提高創新者/員工總數的比率。不論員工的正式工作內容如何,愈多員工認為自己是創新者,創新收益就會愈高。
5. 善用內部創新人才: 多年前,朱蘭(J.M. Juran)與戴明(W. Edwards Deming)就指出,公司若致力改進基層員工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能獲得豐碩報酬。但為何肯投資培養員工創新能力的公司還是少得可憐?
6.善於創新的墨西哥水泥(Cemex),每年花九天時間徵求員工的點子,而每年的「創新日」都會選定某一項業務或功能為重點(還附上一小組創新工具,用來幫助參與者開展思路。)
7.創新制度化與民主化: 一個跨功能督導小組定期與各計畫團隊聚會,確保各項進行中的構想具有商業價值
8.讓現有員工參與創新流程或活動。為了讓員工充分發揮創新能力,必須給予必要的時間、工具與空間
9.設置創新委員會,負責過濾新點子,並協助初步的試驗。對每一個部門與事業單位都設定目標,規定須有一定百分比的員工提出創新構想或參與創新活動。只要能做到這些,公司的創新努力必定大有嶄獲。
10.發掘外部創新潛能

元太科技-問題分析與解決

6/24幫元太科技講授問題分析與解決,授課內容為問題分析與解決對企業的重要性、解決問題的四個思考層、提升解決問題的六種能力(邏輯力、思考力、發現力、解決力、維持力、創新力)、Ford 8D問題解決程序、KT式問題分析與決策、常用的問題分析與解決工具等,最後也分享企業成功案例,讓學員意猶未盡,也讓後續有更多合作的機會,我在此也謝謝合作夥伴的幫忙。

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不想創業失敗?那就千萬別做這 16 件事情

你正在創業嗎?如果是,那請瞭解以下這項統計數據:
2004 至 2010 年間,2000 間接受 VC 投資的新創公司,有 75% 最後走向失敗的命運。
但也請不要被上述的這項數據就讓你打退堂鼓,會走到失敗這條路,一定是有原因的。可能是因為開發的產品真的沒自己想像的那麼好,抑或是團隊同時想要解決太多的問題,發散的結果,就是打造出一個什麼都解決不了的產品,畢竟專注開發是件十分重要的事。

要如何避免犯了走向失敗的錯誤呢?Mashable 作者 Lauren Drell 蒐集了來自於新創公司創辦人、 CEO 和創投家的意見,整理出了 16 點新興新創公司最容易犯的錯誤。創業家們要時時檢視自己是否犯了這些錯誤,從前人的錯誤中學習,就是避免失敗的關鍵。一起來看看這 16 項要點:

1. 別把事情搞得太複雜
開發產品就是像是在打包行李一樣,把你覺得需要的都放進皮箱裡,然後把再其中的一半拿走。
2. 等到天荒地老才決定要發佈產品
別小看「最小化可用性設計(Minimum Viable Design)」的重要性。產品的初步面貌可能會有點醜醜的,但那沒關係,只要讓產品能夠盡快地進入市場,才能瞭解客戶對你產品的看法。
但也不要急著推出產品,而忽略了要達到讓產品看起來還不錯的基本門檻。我第一間公司開發的產品,在當時獲得使用者的喜歡,但因為設計和視覺表現太差了,使用者們都不願意將我們的產品分享出去。當我們發佈  The Muse 的時候,經過之前的教訓,這次有 25% 的使用者,透過社群媒體分享  The Muse 給他們的朋友。
3. 不願意招聘人才
有些新創公司會認為請一個有會計、金融或其他專業的人材是件花錢的事,但請不要害怕在公司早期時投入行政資源的投資。
如果沒有人來處理這些事情,那就會是「你」來處理,最終你都把時間花費在不是公司發展最重要的事務上。
4. 死腦筋,不靈活
很多新創公司都在早期就設定了一個明確的最終目標和如何達成的步驟,這不是不好,但這不是新創公司早期該做的事;反而應該是保持開放的心態,靈活的隨機應變。
5. 產品概念是個秘密
有許多新創團隊都將他們的產品概念保護的死死的,都認為這個想法只有自己有,是個寶藏,如果被別人知道,就會被搶走。
其實第一,你的想法一定有人想過了。第二,有個想法不表示能夠成為產品,把它變成產品,去執行才是真正的開始。最後,你會非常需要那些有經驗的人的幫助和指導,所以請開心地將你的想法分享出去吧!
6. 不夠專注
我想許多的新創團隊都很難達到專注這一個要求,因為在同時間有太多事情在進行了,你們有數不完的決策要決定,還得要保持快速的發展。
要從第一天開始就專注於你的產品、目標客戶和策略是非常難的;但你必須要學著去適應,並記得你的初衷。
7. 以為產品能輕易地被發現、分享
很多的創辦人都覺得只要我開發了一個產品,使用者自己就會靠過來用了。但我要和你說,如果你不去行銷產品,使用者是不會來的。
要讓服務、產品能夠像病毒傳播般散佈出去,從早期的產品設計就得開始著手計畫了;花點時間好好思考為什麼人們會想瞭解和分享你的產品,然後照著那樣去做。
8. 過份把注意力放在找資金上
很多年輕的創業家都把找到資金作為是否成功的標準,這不是件好事;應該專注在建立一個可行性高,有發展性和獲利能力的企業才對。
9. 接洽投資者的方式錯誤
新創公司普遍會犯的錯誤就是無策略地追著 VC 跑,這絕對不是個好方法!
你應該透過那些已經獲得投資的創辦人們,去認識創投家;而不是不斷地寄 Email 或是 LinkedIn VC。那些受投資的新創公司的認同和推薦,對投資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0. 過度完美主義
許多新創公司的創辦人都力求每個決策必須完美,但這會讓公司前進的步伐變得緩慢。
我和我的共同創辦人也犯過這個錯誤,有時候只需要打個電話,下決定,然後讓事情快點有新的進展。
11. 被其他人的意見、回應搞得無法專注
將會有一大群人不斷地和你分享他們對你公司、產品的看法,接著你會很想快點就那些回饋來調整公司或產品。
但請記住,那些回應、意見都是根據那些人的知識和經驗,而你的工作是要接收這些訊息,再加入你自己的看法,才能做為調整公司的建議。
12. 找到錯的共同創辦人
在早期,你很能找到對的共同創辦人、投資者和工作同仁;理想的合作夥伴是能夠和你互補或是擁有你沒有的專業,但最重要的應該是你們是否能夠分享一致的價值觀。像是願意共同承擔多少的風險、能夠同意對方的道德判斷嗎?
13. 想討每個人的歡心
我早期犯過最大的錯誤,就是想要把每一個非用戶都變成我們的死忠粉絲,試圖說服每一個不認同我們 Greatist 的人。但我很快就學到了,去尋找那些已經肯定你產品的投資人,並思考怎麼讓他們變成我們最大的擁護者,才是有意義的。
14. 不聽使用者的聲音
新創公司在早期都會很沉溺於他們的產品想法,難去接受市場的反面聲音。如果你的產品無法得到市場的接受,你將無法真正擁有一間公司,或是擁有一間讓你無時無刻都處於掙扎狀態的公司。
15. 草率做決定
在你還沒面試完應徵同一職位的十個人前,不要決定你要錄取誰;保持客觀,不要沉溺於某事。
在你決定把有潛力成為共同創辦人的人帶進團隊前,一直要好好地瞭解他。我看過太多因為和共同創辦人有問題而搞得公司分崩離析的例子了。
16. 不維護關係
要時時地和那些能夠給你指導或是對公司發展有益的人士保持互動關係,把你的行事曆設定好,並執行它;不管是短至每週或是長到每季都安排固定的會面。
每次當你出現想要取消這些會面的念頭時,請想想取消的結果就是寄出一封在信首寫下「自從上次和你見面,已經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這種讓你頭痛不己的 Email,還有之後重新建立關係的過程吧! (資料來源:Mashable)

2013年6月8日 星期六

科技地圖、科技樹和TRIZ 在製程技術上的應用-以三星和台積電為例

6/6下午應一家企業邀請,做一個專題演講,主題為"科技樹、科技地圖和TRIZ 在製程技術上的應用-以三星和台積電為例"。透過科技地圖(Technology roadmap)的運用,Samsung 與客戶一起規劃未來的產品發展方向,並據以設定正確的產品策略,透過科技樹(Technology Tree)的運用,Samsung 導出研發未來產品所需發展的各種核心關鍵技術,而在發展產品核心關鍵技術過程所遭遇的種種技術問題,則是透過 TRIZ 的運用予以快速地解決。過程中也看見同仁們積極投入學習及案例演練,最後也與特助合影留念。

流程創新案例

《美國護士瑪麗發錯藥之後(借鑒,如何看待出錯、如何改進流程)》
前幾天,參加一個國際會議,會議中一位美國學者講述了一個在美國醫院發生的護士發錯藥物之後的故事,讓筆者感觸良深。這位護士名叫瑪麗,在紐約一家醫院工作,資歷已經三年。這一年,紐約氣候異常,住院病人激增,瑪麗忙得停不下來腳步,有一天發藥給病人時,她張冠李戴發錯了藥,幸好院方及時發現,沒有釀成意外,但醫院的管理部門仍然對這件事情展開了嚴格的調查。首先調查護理部。他們從電腦中調出最近一段時間病歷記錄,發現「瑪麗負責的區域,病人增加了30%,而護士人手並沒有增加」。調查部門認為護理部沒有適時增加人手,造成瑪麗工作量增加,勞累過度,這是因為人員調配不當,才造成瑪麗發生失誤。然後調查人力資源部門的心理諮詢機構,詢問得知,瑪麗的孩子剛滿兩歲,上幼稚園時適應不良,回家整夜哭鬧,影響到瑪麗晚上休息。調查人員詢問後認為醫院的心理專家沒有協助她,失職!
最後調查製藥廠,專家認為「誰也不想發錯藥,會發錯,可能有藥物本身的原因」他們把瑪麗發錯的藥放在一起比對,發現幾種常用藥的外觀、顏色相似,容易混淆。他們向藥廠發函:建議改變常用藥片外包裝,或改變藥的形狀,以盡可能減少護士認錯藥物。
那幾天瑪麗特別緊張,不知醫院會如何處理。 醫院心理專家拜訪她,告訴她不用擔心病人賠償事宜,已由保險公司解決。還與瑪麗夫妻探討如何照顧孩子,並向社區申請給予她10小時義工幫助照顧小孩。 瑪麗下夜班,義工照顧孩子,以保證她能充分休息。 同時醫院特別批准她「放幾天假,幫助女兒適應幼稚園生活」。在此以後,,瑪麗工作更加認真小心,也沒有其他人發生類似錯誤。她和同事們都很喜歡自己的工作,想一直做下去。護士工作辛苦是眾所周知的,在美國,護理業成為非常受人尊敬的職業,除了護士較高的薪水和待遇外,我相信還有很多其他原因。
----------------------------------------------------------------------------------------------
這個事件發生在醫院,所以轉文的朋友也以醫界的朋友居多,不過其實美國的這種實事求是文化不僅在醫界,包括各種意外的調查也都是如此,如發生空難後,如果發現原因是裝錯某個零部件,他們首要是檢討某種零部件為什麼不同型號竟可以吻合,導致有發生人為疏失的可能性,檢討維修廠的燈光是否不足,讓技師會看錯,檢討飛機的基本構造,為什麼會裝錯零部件就發生重大災難,而不是責怪技師不小心;發現死傷慘重是因為逃難秩序混亂,他們首要檢討機內通道要拓寬到多少,才能在混亂下也不會塞住,檢討空服人員要多少人力,才足夠維持秩序,而不是責怪生還者只顧自己性命。
因為人一定會犯錯,所以要根絕錯誤,最根本的辦法就是「防呆裝置」,讓你再不小心也不會出錯,這是先進國家的想法。先進國家一直在體制上,物質上,環境上,去減少出錯的可能性,他們的想法是用很好的環境去支持員工,讓員工不用特別小心也不可能會出錯,於是各項制度與設備越來越先進,各方面越來越安全。
反觀落後國家,則完全相反,認為人不應該出錯,出事時只追究個人責任,認為一切都是因為個人「不認真、不小心」而不是因為整個流程上有重大問題,一不小心就會出事,這樣的心態下,自然在流程上、設備上完全不會有所改善,因此就越來越落後。
這不僅在醫界或公共安全上,在企業也一樣,一家好的企業,發現員工工作效率低落時,會去研究是公司體制上有什麼問題,讓他無法發揮,而落後的公司,則只會怪罪員工「草莓、不自燃」。

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大陸北京創新參訪團來台灣做創新相關的交流

5/27~5/29 大陸北京的創新參訪團來台灣做創新相關的交流,拜訪佳世達公司,由我當任今日的司儀,過程中互動熱烈。台達電公司由亞太事業處的高階主管親自招待,而我當日今日的司儀,在互動中,更加了解台達電公司創新的文化與作法,深深感覺台灣的企業真的很棒。



<觀念趨勢>創立一家不賠錢的公司

獲利是所有公司共同的目標,但是卻有很多公司做不到。成功雜誌(Success)訪問了幾位創業者,請他們分享如何創立一家不賠錢的公司。

■先了解產業。資深顧問杜爾傑(Robert Dolezal)表示,產品還沒有成熟就推出,是創新公司的一個致命錯誤。他建議,創業者與其急著讓產品上市,不如先加入產業組織、追隨一位師父等,摸清楚相關產業,以投入時間取代投入金錢,避免創立公司以後賠錢。

■真正檢視公司能否賺錢。杜爾捷說,經營公司不是小時候在自家門口賣果汁,水果跟糖都由父母提供,進帳卻進入自己口袋。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賺錢,其實根本沒有扣掉成本,公司要能不賠錢,該注意的是利潤,而不是營收。

■一人分飾多角。創業家長菲斯爾(Mark Fischer)指出,剛創立公司時,為了節省營運成本,創業者往往要負責一種以上的工作職責。菲斯爾剛創立公司時,沒有僱用會計,只請了一位小姐負責記帳,同時也請她教他使用簡易的財務電腦軟體,他生動地形容:「因為我不喜歡跟我的錢分離。」除了能省則省的原因之外,他還認為,真正的創業者應該對公司的每個面向多少都懂一點,因此他很贊成創業者在公司的初創時期分飾多角。

■儘快測試產品。菲斯爾也指出,公司應該儘快為產品試水溫,因為除非從潛在顧客那裡直接獲得回饋,否則永遠不知道公司產品是否能賺錢。他認為,公司不需要一次投入大筆經費在打造樣品上,可以邊做邊修,否則萬一發現產品不可行,大筆資金已經像潑出去的水,難以再收回。

■動動腦想辦法省錢。例如,跟供應商談到更好的條件、採取以物易物的方法,換得公司需要的服務或產品。

文章來源:EMBA網站(2013年3月)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