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最近演講時指出,知識經濟時代真正值錢的並不是知識,而是創新。事實上,這幾年我國產業面臨許多挑戰,尤其產業結構調整一直不如人意,有志之士莫不憂心忡忡,紛紛提出革新之道。但這些建言方向各異,人言人殊,唯一有共識的意見就是產業應該積極進行創新,就如張董事長所言。不過,知易行難,大家都知道要創新,但如何創新?在哪一方面作創新?恐怕才是更值得關心的議題。
基本上,大部分台灣製造業因為資源局限及技術競爭地位考量,一開始就選擇了「快老二策略」,亦即快速追隨領導者的方向與腳步,因而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不過,隨著市場的成熟,產品差異化的機會相對變低,規模、效率逐漸成為競爭的關鍵。
同時,全球低價化趨勢對規模的競爭也有推波助瀾的效果,低價產品推出成為一股狂潮橫掃全球市場,也進一步壓縮企業獲利空間,微利化就此成為企業的夢魘。如何改變這種殺價式的創新,的確是現階段台灣產業轉型的關鍵課題。
我們認為,想要有效強化台灣產業的體質並提升核心能耐,以創造價值來扭轉過去降低成本的思維,需有以下新的作為:
首先,應鼓勵企業強化應用面及商業模式等提升顧客知覺利益的創新。事實上,國際大廠在市場成熟化下,亦面臨模組化創新難以創造競爭優勢的窘境,試圖另闢蹊徑透過開拓新興市場、應用、服務架構以重新塑造新的競爭優勢,我應急起直追。
就政府角色而言,在不景氣企業紛紛降低研發投資之時,應加大研發鼓勵的力道。同時,應該把應用或商業模式的創新提升至技術和產品創新相同的位階。 換句話說,政府不僅應鼓勵企業開發新技術與新產品,同時也應引導企業針對市場需求,延伸發展新的應用與商業模式,讓原本屬於單點的漸進式技術與產品創新,經由應用與商業模式的連結,擴大影響層面和價值,形成系統性的創新。如此一來,台灣廠商數十年來累積的技術與產品創新能耐可望經由「應用」及「市場化」的加值,創造新的顧客知覺利益。
其次,應活絡台灣產業網絡成員的合作與互動,提升價值創造能耐。未來產業將走向數位聚合的時代,除了橫跨多個事業領域的超大型廠商有能耐從事整合型的創新外,其他中小型業者勢必需要透過跨組織合作的模式協助客戶或協同創新,以匯集資源從事創新。
尤其產業經過海嘯衝擊重整,預期將有許多新型中小企業出現,政府可扮演降低跨組織合作交易成本的第3方角色,經由政策介入及引導,促使中小型企業透過網絡的互動與合作,進行互補性資源與能耐的重組與發揮,以提升產業的總體創新能耐。
最後,因應開放性創新時代,應建構創新資源有效率流動與連結的產業發展情境。隨著技術標準化與成熟化,創新典範已由大型實驗室主導的封閉式創新,轉變為經由購買、授權、共同研發等多元化模式從事開放式創新。在此典範中,商業模式決定了廠商應當從外界取得哪些創新資源,以及廠商的哪些內部資源應當提供到市場上,由更能發揮其價值的對象進行創新與運用。
平實而言,台灣企業的創新能耐難與國際級大型企業相提並論,創新投入面臨弱化之虞。不過,從開放性創新角度來看,仍有機會藉由建構創新資源有效率流動與連結的發展,來吸引並尋求互補性的外界資源,以進行符合產業未來發展的商業模式需求的創新。
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如何突破殺價式的創新?
彭建文老師,人稱建文老師。品碩創新管理顧問公司 執行長,i平方學院 創新長,清華大學工業工程 博士候選人,曾任 台積電公司主管。兩岸超過一百五十家公司指定之「創新思維突破與方法」、「創新領導與管理」、「問題分析與解決」、「專案管理」及「流程改善」培訓講師與顧問。客戶包含台積電、鴻海科技、聯發科、Acer、SONY、美光、康師傅、日立冷氣、巴斯夫、亞洲水泥、花王、晶元光電、仁寶、佳格食品、震旦行、王品集團、台灣高鐵、南山人壽、台灣櫻花、遠通電收、大聯大集團、國泰世華銀行、勤業眾信、中華航空等,均獲得極高滿意評價,近四年來累計總授課與輔導時數已超過三千小時,學員接近二萬名,已經連續兩年授課與輔導時數達1,000小時的超級企業講師。
這幾年也受邀擔任台北市政府公訓中心創新講師,2012年至今每年會應企業的邀請,當任1~2家企業的輔導顧問,其中有一家已經持續兩年邀請我當任貴公司的顧問,因此擁有本土企業實務導向之豐富輔導經驗的顧問,而這幾年所撰寫的創新文章,也刊登於震旦月刊、管理雜誌、EMBA雜誌與電路板季刊等。2014年並獲邀擔任WISE 團隊競賽-創意亮起來的評審委員,2015年並獲邀擔任商業週刊奇點創新大賽「創新思考力」講師與決選評審,培育台灣創新人才前進美國奇點大學。
課程邀約:品碩創新管理顧問公司
聯絡人:彭先生
EMAIL:merlionpeng@gmail.com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